• 首页
  • 环球推荐
  • 产品新兴
  • 达人视点
  • 园区动态
主页 > 达人视点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2020-07-09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您寂寞吗!一个人独处、无聊或情绪低落的时候,开着车漫无目的地晃、四处跑是许多人放鬆心情的方法之一,此时驾驭的最好是部酷炫的性能跑车,动力悍、音响讚且提供高度的驾驶乐趣,将能快速缩短逃离痛苦与烦恼的时间,只要踩下油门,一切皆可抛到九霄云外。这两部跑车均符合上述需求,速度快、运动气味浓郁且拥有丰富的娱乐性,但若要作出选择,您会挑哪一辆? TT最吸引人的部分除了深具设计感的时尚造型外,性能亦是魅力所在。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就性能表现来说,比TT 3.2Q更快的车辆不在少数,但ASF铝合金车身所提供的均衡配重,让它展现四驱量产车中少见的灵巧特性。 TT铝合金车身加持Z内外进行美容修整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乐的时代,但对于未来,许多人心中仍充满希望,或许暂时将自己放空、远离所有烦恼是个不错的选择。放鬆心情的方法很多,可以发呆一整天、狂吃猛喝、出国旅行、游学或买部重型机车让自己重回青春岁月,而如果你喜欢汽车、热爱机械带来的速度与美感,新TT 3.2 Quattro绝对能够让你眼睛为之一亮。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内装配备项目虽与2.0TFSI车型雷同,但六速自手排的动力衔接与行车控制感,使许多车迷均称它为Baby R8。  将TT入门款2.0TFSI与顶级3.2Q排在一起,彼此仅能从前水箱护罩的Quattro徽章、18吋铝圈与左右双排气管作辨识,车内提供的配备项目几乎完全相同,但六颗活塞在汽缸内所引爆的强劲压缩气流与浑厚声浪,就如同在向人暗示-别轻易挑衅。动力部分,新TT 3.2Q的车身结构虽经过大幅改造,但前代车型採用的动力架构依然被继续沿用,这具3.2升V6引擎及DSG自手排经重新调校后,虽维持250匹马力与32.6kgm扭力的输出功率,但扭力峰值转速从2800rpm降至2500rpm。而变速箱档位、终传齿比也经过全面更动,加上ASF铝合金车身甩掉90公斤的负荷,使TT 3.2Q无论起步或再加速的动力反应皆有长足进步,其0~100km/h加速仅需5.7秒,比过去要快上半秒。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车速感应式尾翼在超过120km/h时会自动升起,当速度低于80km/h以下才自动归位,车内亦设有手动控制钮。  与350Z的短冲程VQ35DE引擎相较,新TT这具V6引擎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概念,自1992年的2.8升VR6引擎直至今日,汽缸排列夹角虽仍维持V型15度设计,但进排气架构已从SOCH进化为DOHC及双模式可变气门正时,提供进气52度、排气22度的气门可变控制範围,并配合小活塞及长冲程架构,大幅缩小引擎体积并兼具高扭力特性,这可从2500rpm便能爆发32.6kgm的扭力看出。此外,DSG自手排、Quattro全时四驱与ASF铝合金车身等利多条件的配合,其0~100km/h加速成绩甚至比功率更强的Z还快上0.4秒。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在287匹马力的强劲推动下,后驱设定的Z很容易形成转向过度的操控特性,此时只能凭VDC动态稳定系统与自身的驾驶技巧加以补救。  无论您是不是Z的支持者,许多读者可能无法接受上述评论,毕竟VQ35DE的排气量与动力值均胜过TT,且1540kg的车重只比对手多出100公斤,而2006年小改款车型甚至将马力调高至300匹,两者的性能表现应该在伯仲之间!确实,以动力值、马力重量比来看,Z的0~100km/h加速应该不会落在TT之后,但有三项因素可不能遗忘。TT 3.2握有Quattro全时四驱与六速DSG自手排两项利器,且300匹马力的Z仅限手排款,自手排车型仍维持287匹马力与五速手自排的设定,因此就变速箱齿比、后驱架构在动力传输的效率来看,TT确实有可乘之机,但两者的胜负是否真由原厂数据所决定?试过才算数。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06年式的小改款Z拥有全新设计的内门板与跑车座椅,加上既有的跑车化三环錶,战斗气味更加浓郁。

 去年底推出的Z小改新作(’07年式引擎换为VQ35HR),藉由集气箱口径加大、CVTCS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重新修正,最大马力输出从287匹增至300匹。其外观变动不大,仅换上新款前保桿(双横栅进气口)、双HID头灯、LED尾灯与18吋铝圈,尾翼则从选配改为标配。内装看来似乎未有太大改变,但实际上仅中控檯与方向盘被保留,内门板、座椅皆为全新製品,由于此次针对实用性作出调整,终于见到消费者习以为常的置杯架,质感增进不少。就这次Z在内装方面的表现来看,与TT虽仍有些许差距,但依然带有强烈的原创性格。 外观与内装评分雷达图Audi TT 3.2 Quattro          Nissan 350Z造型设计:★★★★☆      ★★★★☆座舱空间:★★★☆☆      ★★☆☆☆内装品质:★★★★☆      ★★★☆☆配备项目:★★★★☆      ★★★☆☆动感氛围:★★★☆☆      ★★★★☆  如果你是纯动力导向的热血玩家,配备VQ35DE引擎的Z是不二之选。 Z短冲程大排气量TT长冲程高扭力 是宿命还是巧合?印象中有Z参与试车的场合总会遇上阴雨天气,但也因湿滑道路而突显彼此在驱动架构方面的差异。V6引擎的特色在于独特的高频声浪,加上大排气量的特点,只要将排气系统稍加调整,便可展现强烈的跑车氛围。此次这两部车也充分运用此特性在排气系统方面下足功夫,转速愈高情绪愈加亢奋,让人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雨天湿滑路面突显了全时四驱与后轮驱动的差异,TT的轮胎循迹性极为稳定且带有些许转向不足,而Z则让人须随时保持警戒状态。  TT的排气声浪较细緻、低沉,而Z的音量较大、高亢且在车内不断迴荡,但实际上Z除了笼罩耳际的排气声响外,轮胎与路面噪音亦非常清晰,从这可看出Z为降低车重对性能的负担而牺牲不少隔音材质。其实不管是300匹或287匹,对此次的胜负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其3.5升排气量在低转速便提供远比TT灵敏的油门控制与再加速反应。TT在速度方面同样有高水準演出,但受扭力值较低及变速箱齿比的影响,低速上坡急弯的动力反应便比不上Z,想让TT一路顺畅得抓準其动力特性,让转速保持在2500rpm以上的扭力峰值区间,才不会被Z给拉开。 从马力重量比的角度来看,Z明显以287匹马力输出及37.9kgm最大扭力胜过对手,而TT 3.2Q的动力值虽不如Z,但藉由Quattro全时四驱所带来的强大循迹性,使其0~100km/h加速仅需5.7秒,让Z引以为傲的6.1秒变得平淡无奇,而这也直接反应在加速实测的成绩上。受路面湿滑影响,Z一起步便引发后轮空转损失不少时间,0~100km/h加速只得到6.61秒的成绩,而TT 3.2Q藉全时四驱与DSG自手排提供的起跑模式协助,煞车鬆开整部车便如箭一般弹射而出,仅用6.03秒的时间而击败对手。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Z在小改款后换上新的双栅式前保桿与HID头灯组,手自排车型的动力架构仍维持287匹的动力设定。  但评论一部车的性能除了引擎功率输出外,其动力特性与变速箱齿比的设定是否恰当,也会影响实际的速度表现与评价,Z便是明显例子。其较大的马力值在0~100km/h加速方面虽受路面影响无法充分发挥,但VQ35DE引擎于山路弯道的动力、速度与运转顺畅度皆令人激赏,低速便能爆发强悍的扭力输出。而5M-ATx变速箱的档位锁定功能,使Z的加速反应比TT 3.2Q更直接,当引擎转速愈往红线区逼近,引擎声浪便愈趋高亢,后驱架构与较大的动力输出也能发挥比TT更丰富的驾驶乐趣。 TT 3.2Q虽于0~100km/h加速实测获得胜利,但山路也因动力不足与驱动架构的限制,转速要过2500rpm之后才觉得快,且高速入弯仍有转向不足的情况发生,因此得先适应引擎、DSG自手排与Quattro的特性,才能将实力完全展现。还好有老天帮忙,让全时四驱及ESP动态稳定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此次评比是在路面乾燥的晴天气候下执行,可能有翻盘的结果产生。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动力表现评分雷达图Audi TT 3.2 Quattro          Nissan 350Z动力输出:★★★☆☆      ★★★★☆油门反应:★★★★☆      ★★★★☆运转品质:★★★★☆      ★★★☆☆换档特性:★★★★☆      ★★★☆☆排气声浪:★★★☆☆      ★★★★☆  革新的铝合金车身与底盘架构,让新TT的动态表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Z浓郁的斯巴达性格TT均衡表现面面俱到 跑车皆为娱乐主人而生,将转速拉至红线区才换档并在弯道中高速飞驰可不是恶操、而是宿命。因此驾驶乐趣对它们来说并非只是专长项目之一,而是最重要的看家本领,还好这两部车有着截然不同的机械配置与动力特性,要分出高下并不难。 Z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日系跑车,仅能容纳两人乘坐的空间、跑车化三环錶与敏锐的操控反应,皆营造出强烈的运动气息。其独特的FMR底盘,换来前53/后47的车身配重与高刚性车体,甚至连后行李厢都可见到强化车体的Z式样结构桿,这些手段均为强化它在操控方面的演出。最难能可贵的是,Z仅使用铝质引擎盖、悬吊支臂及碳纤维传动轴这几项轻量部品的前提下,车重却只比全铝合金车身的TT多出100公斤,让敌手占不到任何便宜。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TT 3.2Q所配置的3.2升V6引擎与前代TT具备相同的250匹马力输出,32.7kgm的峰值转速降至2500rpm。  与全时四驱的TT 3.2Q相较,更突显Z在操控上的优势。其FMR底盘在高速状态下的路面回馈非常清晰且转向精準,而较硬的悬吊设定虽减少车身倾侧的现象,相对在行经颠簸路面时也容易传来弹跳感,再加上287匹马力只专注于后轮的动力传递,弯中踩下油门的幅度稍重便容易驱使车尾往外滑动。此时VDC动态稳定系统并不会坐视不管,但因该装置所控管的部位只有煞车再加上路面湿滑,后轮急起步加速会因VDC介入而产生跳动情况,且入弯速度过快也容易造成滑胎,仍须藉由油门的收放并快速反打方向盘补救才能回复原定路线。因此购入Z的目的若是想一嚐甩尾宿愿,非常简单,只要关闭VDC系统,便能马上进入「头文字D」的世界。 铝合金车身与全时四驱的机械布局,让TT在动力与操控上找到最佳平衡点,其4178mm的短车身与铝合金悬吊架构,使过弯极为流畅、平稳,高度的循迹表现给人极大的信心。其电脑控制的液压中差与ESP、EDL密切结合,加上245/40/18跑胎与前340mm/后310mm煞车碟,动静皆在掌控中,甚至以过快的车速入弯造成前轮打滑推头,敏锐的ESP早已待命并介入煞车与油门控制,TT在动态方面的表现堪称四驱跑车中的模範生。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06年式Z所配置的VQ35DE引擎虽将最大马力输出调至300匹,但仅限于手排款,主要针对集气箱的进气口径与可变气门控制系统的微幅调整。  就四驱车的底盘设定与动力配置来看,TT藉着ASF车身的加持,完美且有效地将重量控制在车身中央部位,加上精緻且顺畅的3.2升V6引擎与DSG自手排,单这几点已能在同级车中称雄。但实际上其重量分配仍无法达到与Z相同的最高境界,濒临极限状态仍能明显感受其转向不足的现象;前轮在弯道中虽努力想听从方向盘的指令,但只要油门踩下的幅度深一点,便得增加转向的角度才能维持既定行进路线,相对也影响到TT在娱乐性方面的分数。

忘忧驹  Audi TT 3.2 Quattro vs. Nissan 350Z

经实际的0~100km/h加速测试,TT 3.2Q採全时四驱及DSG自手排的优势,以6.03秒的成绩领先350Z的6.61秒。  深具设计感且经典的车身,突显TT不凡的独特品味与个人风格,速度感及稳定性比Z要让人更加放心。儘管这部日产的当家跑车具有热血澎湃的能力,速度也很快,可惜因天雨路滑的关係,过于暴力的能量涌现反而影响出弯加速的均衡性,让人始终无法放心地踩下油门。就上述的整体表现来看,Z的动力与弯道中的速度表现虽强过对手,但令人更加放心且能完全掌控的TT 3.2Q,最后仍得到编辑部的青睐而成为此次评比的最佳选择。 操控表现评分雷达图Audi TT 3.2 Quattro          Nissan 350Z转向精準:★★★★☆      ★★★★☆路面回馈:★★★★☆      ★★★★☆座椅包覆:★★★☆☆      ★★★★☆悬吊作动:★★★★☆      ★★★☆☆循迹稳定:★★★★☆      ★★★☆☆  Our Choice-TT 3.2 Quattro藤原拓海的代价太高,TT较让人安心! 如果你的目标是拥有一部纯种跑车,那Z应该是国内车市最容易达成的目标,强悍的动力与无须改装的悬吊能提供极佳的操驾乐趣,甚至将VDC关掉便能与藤原拓海一样体验只有后驱车才能带来的甩尾动作。而TT 3.2Q在动力方面的感受虽不如Z那般强烈,但整体表现最均衡,可同时满足单纯的驾驶乐趣及虚荣感,无需练就一身高超的驾驶技巧、不用担心可能甩出的车尾,只需用力踩下油门享受速度与操控乐趣,其他部分就交由电脑代劳即可。这才是两百万级距跑车的价值,如果样样都要自己搞定,买部手排Focus就够了,何必花大钱来折磨自己。

车型名称    Audi TT 3.2 Quattro       Nissan 350Z引擎型式    V6 DOHC 24V           V6 DOHC 24V排气量      3189c.c.                 3498c.c.缸径×冲程   84.0×95.9mm            95.5×81.4mm压缩比      11.3:1                  10.3:1最大马力    250hp/6300rpm           287hp/6200rpm最大扭力    32.7kgm/2500~3000rpm   37.8kgm/4800rpm前悬吊系统  麦花臣                  多连桿后悬吊系统  四连桿                  多连桿电子辅助    ESP/ASR                VDC/TCS轮胎规格    245/40/18                前225/45/18、后245/45/18传动方式    AWD                    FR变速系统    六速自手排              五速手自排Gear        Ratio                    Ratio1st          2.933                    3.5402nd          1.833                    2.2643rd          1.300                    1.4704th          0.975                    1.0005th          1.030                    0.8346th          0.825                    --终传比    1~4档4.800、5~6档3.600  3.357前煞车系统  单向双活塞+340mm碟     四活塞+324mm碟后煞车系统  单活塞+310mm碟         双活塞+322mm碟长/宽/高     4178/1842/1352mm        4310/1815/1315mm轴距        2468mm                 2650mm轮距        前1572/后1558mm        前1535/后1545mm车重        1540kg                  1440kg 0~100km/h   6.03秒                  6.61秒极速         250km/h                 250km/h售价(万元) 289                     211



上一篇:忘忧音乐盒 下一篇:忘戴眼镜‧错踏油门‧7人豁免缴AES罚款



热门文章

  • 富邦跨足观光产业 一手打造首家都更活化旅馆
  • 富邦金前8月获利近500亿、EPS 4.58元
  • 富都外长巴柜檯逼拆‧搭客怕买到黄牛票‧没招牌生意跌50%
  • 富都德士站没搬‧乘客不知‧生意跌90%
  • 富都综合商厦基建改善巴刹商贩盼人潮回流
  • 富都路左转汉都亚路路口非繁忙时段重开

随机推荐

adidas Originals 2013 ss ZX TR

先前才在知新2013介绍过的adidas Originals ZX系列,在新年的第一天就给大家惊喜,

adidas Originals 2014夏季南美夏日风情男

欢庆世界盃足球赛,adidas Originals也趁此机会推出全新2014夏日力作。以今年世足主场

adidas Originals 2014夏季新品鞋款预览

夏天「咻!」一下就来,近日国外知名潮流鞋舖Kith也快速的带领大家抢先预览了adidas Origi

adidas Originals 2014春夏 NUMBER

2014春夏,不论是街头潮流或时装伸展台,SPORTY风格强袭攻佔着流行女孩的衣柜,今次,adida

adidas Originals 2014春季Amberli

街头女孩最夯的穿搭造型,绝对少不了一双出色的SNEAKER,而adidas Originals以篮球

adidas Originals 2015春夏 “Islan

春季的到来,也象徵着一种新气象,adidas 不只推出受人喜爱的现代概念跑鞋,也将重现70、80年代

申博sunbet代理登入|国际时评|赏析日报|网站地图 申博官网备用网址_sunbet官网中文手机版 申博官网备用网址_菲律宾申博代理开户